新闻中心 /News
Vsport·体育天天运动延寿还是折寿?
Vsport·体育生活中有不少人非常热爱运动,马拉松、自行车赛……大量疯狂的运动“延寿”还是“折寿”?2025年,《欧洲流行病学杂志》期刊发表了一项长达45年追踪2万多双胞胎的研究发现:适度运动的确可以延缓衰老、降低死亡风险,但是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,过度运动反而折寿!换句话说Vsport·体育,真正有意义的锻炼,并不是极端大量运动,而是持续的适度运动!
这是从1975年到2020年,一场横跨45年的健康追踪研究,有2万多双胞胎参与了研究,他们从年轻到终老,有人热爱运动,也有人不运动,最终拿到衰老与死亡数据。就这样研究人员收集了超过22000人的数据,并提取部分人的“DNA甲基化信息”,这是衡量身体“真实年龄”的重要指标。
研究发现:身体衰老和运动量呈现“U形曲线”关系,那些从不运动的人衰老的快,运动太猛的也衰老的快!也就是说,完全不运动的人和每天疯狂运动的人,身体都“衰老得更快”。
为什么那些“锻炼狂人”反而衰老得更快?研究人员解释,在运动极度活跃的人里Vsport·体育,DNA中的某些“老化蛋白”反而更高,这些指标和心脏猝死、肾功能下降相关。
此外,在降低死亡风险方面,运动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降低“短期死亡风险”上,尤其是那些“疯狂的高强度运动者”,他们的死亡率下降主要出现在短期,而长期效果就不明显了。
那到底怎么才算适度运动?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多方权威指南建议,需要结合“运动总量”“运动强度”“个人感受”等多方面考虑。
■中等强度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),每周150-300分钟(每天20-45分钟左右);
■高强度(如跑步、快速骑行等),每周75-150分钟(每天10-20分钟左右);
■ 每组动作重复8-12次,形式包括自重训练(俯卧撑)、负重练习或重体力家务(如搬运重物)。
运动强度需结合主观感受与客观心率,有条件的可以佩戴一个心率表或心率计,方便了解自己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。
■记住一个简易判断法: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Vsport·体育,即为中等强度;无法连贯说话则为高强度。
运动时这些信号,提醒你可能运动过量了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介绍,每天中等强度运动1小时最佳。如果出现肌肉过度酸痛、关节过度酸痛、气喘吁吁、大汗淋漓,这说明运动过量;而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心悸、心慌则需立即停止。长期超负荷易引发头晕、焦虑、高血压等,影响身心健康。 据健康时报
虽然“人老先老腿”的观念深入人心,大家的运动意识也提高了,但不少人的运动强度还是不够。很多人每天散散步Vsport·体育、走一走,但这对于延缓衰老、预防疾病,还远远不够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卫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专家王陇德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大多数老年人锻炼非常不够Vsport·体育,特别是负重锻炼,仅靠散步无法预防高血压等疾病。而肌肉丢失是衰老的首要原因!
“我们身体的大部分代谢,都是发生在肌肉里的。肌肉大量丢失,代谢功能能好吗?实际上,这是人衰老的首要原因。但是我们大部分人没认识到这个问题。”
如果你不做锻炼,特别是不做刻意的负重锻炼,肌纤维的流失是必然的;如果你锻炼肌肉,特别是做点负重锻炼的话,会延缓肌纤维的消失速度。基本上越到中年、老年,我们动得越来越少。有些人意识到了这点,说我需要锻炼了,但是他的锻炼是在散步。
国际上很多研究表明,仅仅散步对于代谢综合征,像糖尿病、高血压等疾病的预防没什么作用。所以,一定要坚持经常性的锻炼。而且,有一定强度的锻炼,特别是要加一些力量锻炼。
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杨一卓介绍,肌肉不仅可以通过收缩拉动骨骼完成各种动作,还可以在外力冲击时起到保护骨骼、血管、神经、内脏等人体组织的作用。
肌肉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,人运动时肌肉收缩,可以分泌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因子,帮助调节血脂、血糖,改善大脑、肝脏、胰腺等器官功能,还能降低认知障碍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发展。
比如,在运动的时候,肌肉会把身体的糖原转化为能量加以利用,从而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。再如,肌肉作为人体的钙库,可以帮助储存血液中游离的钙离子,让补进来的钙能真正存在身体里,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。
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从人30岁左右开始下降,60岁后下降速度更快。为了在老年阶段有更好的生活质量,在年轻时候就要通过营养及运动锻炼等方法提高肌肉的峰值来“存肌肉”。